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旅行需求,無法保證客座率的航空公司紛紛轉而開始用客機腹艙來載貨,包括醫療物資、電子設備等。同時在疫情的影響下,貨運需求的持續增加,也推動著深航、廈航、阿提哈德航空、美國航空等國內外航空公司相繼發力“客改貨”業務。
4月15日上午,民航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3月份,全貨機貨運量逆勢增長,共完成25.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4%。
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對此分析稱:“疫情極大的壓抑了客運市場需求,目前疫情國內穩定、國外爆發的情況使得有國內防疫物資需要快速運到國外。時間就是生命,航空貨運是唯一運輸方式。加之國家對國際貨運的補貼和航司多方面考慮,加飛國際貨運,寬體機客改貨是有動力的。”
國家出臺利好,政策暖風頻吹
確實,為了鼓勵航空貨運的發展,近期國家出臺了多項相關利好政策。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確定推動制造業和流通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有序復工復產的措施;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李克強總理在會議上說:“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一視同仁支持各種所有制航空貨運市場主體發展。”
4月2日,在民航局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運輸司副巡視員靳軍號介紹了民航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6項舉措。具體包括:
(1)持續降低國際航空貨運成本。
(2)簡化貨運航線航班審批。
(3)鼓勵客運航空公司使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彌補當前的全貨機運力不足的情況。
(4)采用“點對點”貨運包機的形式,解決客運“減量”后通達性不足的問題。
(5)加強“運貿對接”,積極會同商務部建立外貿外資企業與航空運輸企業供需精準對接機制。
(6)針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運輸需求,民航局及時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以開通臨時航班或包機的形式,著力防范供應鏈“斷鏈”風險。
此外,結合國際疫情防控階段性工作特點,針對當前國際航空貨運能力不足的嚴峻形勢,民航局于4月3日正式下發《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國際航空貨運建立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通知對國際貨運航班計劃管理工作程序進行臨時性調整,建立審批“綠色通道”,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縮短辦理時間,促進國際貨運航班計劃審批順暢、高效。
目前來看,民航局上述措施已經起到良好效果。4月9日,在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介紹稱,4月6日-12日,中外航空公司共有國際貨運航班預先飛行計劃4445班,已超過疫情發生之前的1014班,增幅338%。
航司發力客改貨,應對需求增加
在政府的鼓勵推動之下,同時也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航空貨運需求。近期,國內外航空公司不約而同一般,紛紛發力客改貨業務。
4月8日晚23點15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A3330寬體機滿載貨物從深圳機場起飛,于當地時間4月9日凌晨順利抵達曼谷機場。這是深圳航空執行的首條客改貨國際航線。
4月10日13時,廈航MF823航班滿載口罩等防疫物資,從廈門機場順利起飛前往吉隆坡。此次航班為廈航首班“客改貨”航班,航班裝載包括200萬只口罩在內的8.4噸貨物,由廈航首架完成客機改造、飛機號為B-7846的737-800型飛機執飛。
4月9日,阿提哈德航空宣布,在現有的10條使用客機來進行貨運的航線基礎上,新增5條客改貨航線,包括阿布扎比至墨爾本、欽奈、喀拉拉、卡拉奇以及阿姆斯特丹,將使用777及787客機。美航宣布將新增7條客改貨航線,包括美國至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柏林、法蘭克福、香港、倫敦希思羅、首爾仁川以及上海浦東,其中前5個目的地將使用737-300客機,首爾及上海航線將使用787-9客機。
國際航協(IATA)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全球航空公司客運收入因疫情影響可能會損失2520億美元。那么,從成本收益方面來講,航司客改貨能否做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會帶來怎樣的收入貢獻?客機做貨物運輸是否會虧本?綦琦表示:“如果和正常情況相比,貨運盈利能力較差。但是現在需求不足,客機停飛,客改貨機會成本較低,這也是航司無奈之舉。”
對于航空貨運井噴式增長的現象,綦琦認為:“這應該是暫時的,隨著境外疫情趨緩,國外防疫物資產能形成,國際航空貨運需求將下降。”同時,對目前貨運形勢是否會促進客機改裝為全貨機的業務發展,綦琦的看法是不會。他指出:“防疫物資包裝多為標準尺寸,對大空間、大尺寸的集裝板需求不大,因此,客改貨無需結構性大動。因為市場需求具有暫時性,客運航司應該沒有這個需求。”